在关于中国历史的影视作品中总能看到侩子手的身影,可见侩子手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来的,他们是犯人执行死刑的工具,在影视作品中我们总能看见他手起刀落一刀就把犯人送上黄泉,而侩子手也有地域之分,大部分侩子手都会在行刑之前把刀磨快讲求一刀解决,可在清朝末年就出现了怪象刚好被美国人给记录下来了,那时候的侩子手是用钝刀来行刑了,砍犯人的头砍了十五刀才砍下场面十分血腥。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讲求一刀解决的侩子手要用钝刀行刑呢?
侩子手用钝刀处刑的事情可是震惊中外了,在《一个人在中国旅居》这一本书中记载了这事发在安徽的行刑事件,这遭到了名叫露西的基督教徒指责,她普遍认为在处决犯人的时候应该把刀磨快一点,这能让犯人痛快一点。
因此这个事情就被露西上报到了安徽总督那里,可是安徽地区没有任何一个磨刀匠愿意磨侩子手的刀,毕竟这鬼头刀是把犯人引向黄泉的,上面沾满了鬼魂若是磨了刀自己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会折寿,所以侩子手的刀从砍了第一个人头开始就不会去磨了,砍的人头多了刀自然就变钝了,这位基督教徒又提议他们换新刀,她对于犯人如此痛苦非常不忍,可处在动荡年代的中国有谁肯听取她的一件呢?对于早就知道自己命运的犯人们刀快点自己是要死的,刀钝点自己还是要死了,早死晚死都得死的事情而已。
斩首制度从隋朝延续到清朝作为五刑之一,侩子手也随着历史一直在发展可以说侩子手这个职业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每个地方的侩子手都有不同的规矩和习俗,就拿清朝来说,能在皇城脚下担任筷子手的话对于一刀毙命是非常讲究的,所以他们在成为侩子手之前要经过重重考验和系统的训练还需要师傅领进门传授技巧。
先是砍冬瓜然后就是砍动物,每一步都要做到完美不得马虎,当一个侩子手的砍头技艺到了十分高深的地步就可以控制砍下去的深度,因此会有很多家属会贿赂侩子手求他们能给犯人留个全尸,这时候侩子手就会在砍头的时候让身体和头之间连着一层品不让身首分离,若是偏远地区的侩子手的职业素养就没那么多讲究也没那么规范,只要有人愿意就能当,所以侩子手的砍头技艺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但是对于侩子手的规矩和习俗还是有的,比如说安徽不能磨刀的习俗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侩子手可以说赚的是死人钱,他们说这砍人的刀要是磨了会非常晦气还容易折寿,普遍都不会磨刀因为可观的收入只要刀钝了、砍不动了他们就会选择退休,可因为侩子手这个职业累积太多阴气因此很难找到媳妇,这些侩子手大多无后晚年十分凄惨。